校友會成立 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成立緣起於民77年國防部指示下,由王多年上將領銜發起,於民77年6月16日陸軍軍官學校64周年校慶當日假該校召開「成立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」發起人會議,確定校友會宗旨,並依法向主管機關內政部申請核准。同年9月3日召開成立大會後正式成為中央級民間社團。續為加強離退校友間之聯繫與服務照顧,在首任理事長王多年上將與繼任理事長王昇上將的領導策畫下,次第輔導陸、海、空軍官校、政戰學校、中正理工、國防醫學院……等14個軍事院校校友會成立,均為總會的分支機構。
本會於民國81年6月28日係由航海、輪機、兵器、通信電子等四所士官學校成立校友會;配合國軍「精實案」85年8月1日由原「航海」、「輪機」、「兵器」、「通信電子」及「技術修護」五校合併改立「海軍技術學校」,隸屬於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;歷屆退役士官校友所組成,78年7月26日召開第一屆執事、輔導委員聯席會議,會中選出首屆會長、副會長暨執事委員及秘書,並在各縣市設置、輔導委員,蓽路藍縷展開吸收會員,籌募基金,以及各項聯誼、服務等工作。
歷經多屆委員的共同努力,通過內政部登記在案「中華民國海軍士官校友會」依法自下屆後改選為「理、監事」制,經校友所有會員選出「理、監事」後,由理、監事選出「理事長」取代會長制。
海軍技術學校為高職教育學校,今三軍士官班為高中、職後二專教育(專科士官班),陸軍專科學校及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都改為大學部,惟海軍尚未升級為學院,故士官班由海軍官校大學部受教育訓練,海軍技術學校僅為短期專長訓練(培訓升職士官班),民國111年5月20日會員大會通過將「海軍技術學校校友會」更名為「海軍士官校友會」不再局限校友會會員,以長遠之計傳承之便,向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提出申請更名,今校友總會同意更以海軍士官校友會名稱,又已向內政部申請登記「中華民國海軍士官校友會」成立社團,依據內政部登記社團條款,內政部社團管理章程辦理呈報校友總會核備,俾利召新會員!因時代變革,只能期待海軍技術學校與陸、空軍一樣升格為技術學院。
士官學校沿革與發展
抗戰勝利後,政府有鑑於海洋實為未來國家發展之重要關鍵,海疆之固保與國家安全存著不可分割之關連,因此,溯自民國36年,本軍為養成專科士兵,以期配合官、機兩校畢業生整建新海軍起見,統一規劃完整之士兵訓練機構,定名為「海軍軍士學校」,專司訓練本軍艦艇士兵之責,是為本校萌芽之始。當時中共戰亂作大,由南京成立籌備處,民國37年3月1日於台灣左營正式成立「海軍軍士學校」,並經38年7月16日改編「海軍士兵學校」,44年8月1日配合政府實施士官制度,改名為「海軍士官學校」,60年4月1日為貫徹教育專精,達成訓用配合之目的,將原「海軍士官學校」、「海軍專科學校」及艦訓部岸訓中心等各教訓單位裁併,依教訓種類與特性,成立「航海」、「輪機」、「兵器」及「通信電子」等四兵科學校。
配合國軍「精實案」85年8月1日由原「航海」、「輪機」、「兵器」、「通信電子」及「技術修護」五校合併成立「海軍技術學校」,隸屬於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;民國87年7月1日奉總部87年7月6日(八七)揖裝字第○○三一號令,精實技訓中心,原技訓中心教訓業務移轉本校負責,於動力系統部核定增編實習工場組;民國88年6月1日為配合精實案編組架構調整,政戰部調整為政戰綜合科及成立政教組,勤務中隊改隸後勤科,資訊發展組、一般課程組改隸航海事務部,實習工場組改隸常備士官部,學員生大隊調整為學員生總隊部;民國91年11月1日為符合軍事教育條例,修訂海軍技術學校編組架構,修訂之編組計校長室(原校本部)、學員生事務處(原政戰綜合科)、總務處(原人事行政處)、勤務連(原勤務隊)及新增資訊圖書中心;93年4月1日配合本軍常備士官部停招,奉總部92年12月25日泰編字第0920001364號令合訂海軍技術學校常備士官部裁撤;94年1月1日配合全方位教學規劃,奉總部93年11月24日泰編字第0930001225號令核定海軍技術學校編成航空教學組與潛艦教訓組;95年起因應「精進案」第2階段組織調整,元月1日起整併教務處、總務處下各科編制,各幕僚不設二級單位,整併資訊組及資訊圖書中心為「資訊中心」,ㄧ般課程組併入「通識教育組」,整併航事部電子組及戰系部電戰組為戰系部「電子電戰組」,整併戰系部兵器組及水雷組為「水雷砲械組」,整併動系部渦輪組及往復組為「輪機動力組」,7月1日整併航事部作情組及航藝組為「航海作戰組」。
海軍技術學校各分部因教學特性不同,各擁有獨立教學大樓與生活區域,教學設施均配有多媒體電腦、專業視聽教室、教練儀暨實體裝備教室與圖書館;生活休閒設備則有籃、排、足、網球場暨體能戰技等運動場地,以強健體魄、培育文武兼備之優秀人才。
海軍新一代兵力陸續成軍,正邁向尖端科技兵種之際,充滿挑戰與學習的機會,可提供有志青年發揮理想,創造事業的最佳選擇途徑。